每个人都有生病的时候,只不过相对于成人而言,幼小的宝宝的一些小毛病则更多些罢了。尤其是感冒发烧、感冒咳嗽、拉肚子等问题,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疾病。
但大多数家庭面对孩子生病,都如临大敌,弄得全家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明明知道孩子生点小病是正常现象,但每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家长总是提心吊胆、惊慌失措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但是宝贝要从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期间难免风风雨雨。感冒、发烧、拉肚子、咳嗽,是每个孩子成长都必须经历的。有时候孩子“生病”并不是真正的生病,只是他们———“成长的信号”。
大人太过紧张,反而会加剧孩子对疾病的恐惧。专家们呼吁家长们,尊重疾病发展的规律,警告家长们太过心急反而会害了宝宝,告诫家长们别过于依赖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有时药物带来的危害甚至超过疾病本身。
孩子发烧 不一定是病
面对正在发烧的宝宝,许多家长心急如焚,恨不得宝宝吃了药,体温立即回到36.5℃
应对宝宝感冒发烧,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必修课。这门课也许你已经上了几年,可当宝宝又一次发烧时,你仍可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抱着孩子往医院跑。
其实,孩子发烧不一定是生病,也不一定是坏事。珠江医院儿科主任李宏说,其实发烧本身只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它代表着身体对抗外来病原体侵袭所出现的正常反应,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由感染引起。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发烧,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比成人活跃得多,他们正处于迅速生长期,小身体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部分就可能表现为发烧。
李宏说,发烧会出现在孩子的许多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比如说萌牙时、关节生长时、接种疫苗后,以及第一次入幼儿园后(第一次真正进入社会,大量的信息刺激会引起宝宝们的身体发生变化)等。总之,发烧并不一定就是生病。对于这些情况引起的发烧,只要体温不超过38.5°C,且精神活跃,食欲旺盛,宝宝哭闹不厉害,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
此外,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一些外在因素也常常可能引起他们体温的上升,比如刚洗完澡、刚喝完奶、刚运动后、穿得太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