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关注”
妈妈说:“我儿子最近特奇怪,因为老公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回来,儿子迎接爸爸归来的方式总是咬他大腿,这让他很伤心。要改变现状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宝宝只咬爸爸,而不咬妈妈,极有可能的原因是爸爸和他相处的时间太少了,他用这种行为方式表示不满。
当然,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放弃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把自己的全身心奉献给宝宝。和宝宝相处的时间长短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共度亲子时光。请记住,亲子关系不是时间关系,而是质量关系!
亲情质量是发展宝宝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最好每天固定一个专门属于宝宝的亲子互动时间,全家一起做游戏,暂时放开工作和家务,这是增进感情的最佳选择。
“我很愤怒”
妈妈说:“我的宝宝快两岁了,总爱咬小朋友,有时候是争夺玩具,也有时候不为什么就咬人。我们想了许多方法,也不管用。这是不是和他爸爸有时打他有关呢?”
如果经常打骂宝宝,他很可能咬小朋友,这是情感置移的方式,把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在其他小朋友身上。同时也可以说是他在模仿大人的行为。
妈妈要明白,攻击性咬人是有意的侵犯行为,不利于宝宝与他人的交往和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高度注意。可以建议宝宝用不伤害别人的办法来转移负面情绪,如拍打枕头,撕报纸等。要对宝宝反复强调,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这会伤害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同时你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思考对宝宝进行惩罚是否恰当,否则将会出现双重标准。宝宝会糊涂:大人为什么可以使用暴力,他却不可以呢……
如果你选择正确的行为对策,那么情绪逐渐趋向稳定的宝宝两岁后就不会再咬人。但三四岁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继续咬人行为,你可以向儿童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找出宝宝焦虑的真正原因并进行治疗。
小编的话:有时候宝宝很小,他不懂得怎么组织语言,或者他根本还不会爸爸妈妈听得懂的语言,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们做一个正确的引导,正确的解读宝宝的呀语。不再让宝宝用“咬人”的方式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