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舒服”
有妈妈说,我孩子不要我,但是他经常哭闹,哭急了还咬自己的脚趾,朋友说一定不要抱,以免他产生依赖心理,是这样吗?
其实对于半岁宝宝的哭泣,爸妈常因怕宠坏宝宝而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理睬他。但宝宝发脾气的同时还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则是小宝宝感觉不舒服,向你发求救信号。感觉疼痛的宝宝常常咬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其他人。
所以当宝宝哭闹时,你首先要查明宝宝是否有生理需求,如是躺得不舒服,还是肚子痛?如果是出牙引起的疼痛,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咬的玩具和吃固体食物,以用来磨牙和锻炼咀嚼功能。
“我好害怕”
妈妈说,我的宝宝一岁两个月,她之前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只在这段时间,他常常莫明其妙地咬人、掐人,是不是有什么疾病?
其实一岁的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和感受。如果看护者忽视宝宝的安全需求,让他一个人独自玩耍,会导致他对新鲜、陌生环境的害怕和恐惧。咬人成为他保护自己,战胜恐惧的惟一方式。
妈妈为了帮助宝宝重拾安全感,你需要给予宝宝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宝宝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当他需要的时候保护他,永远在他身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不要因为宝宝胆小而笑话他,惩罚他,尤其是男孩子。
恐惧不会因此消失,但对宝宝的心理却是极大地伤害。更不要逼迫宝宝克服胆小,这会让他更加胆怯。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和宝宝交谈,反复告诉他,你是多么爱他,你是他的保护神,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他。这样,一段时间后恐惧感自然会消失,宝宝也不会再咬人了。
“我好爱你”
妈妈说:“我的宝宝1岁半了,已经出了16颗牙,和他玩的时候他总爱咬我,这正常吗?”
妈妈要知道,一岁半的宝宝和妈妈玩得高兴时忽然咬妈妈,越让他松口,他越是咬住不放。为什么会有这么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呢?其实宝宝的想法是:“我很爱妈妈,因此忍不住用力咬一口,我是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啊!难道不允许吗?”有时生气的妈妈会反咬孩子,这可是不好的榜样。
所以说如果你反咬宝宝,他会更加兴奋,觉得你在和他玩,认为咬人是允许的,更不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在伤害别人。因此妈妈要尽量克制情绪,以抱抱他、亲亲他的方式来影响宝宝的行为。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妈妈疼”,可以让他试着咬自己的手指,让他亲身感觉一下疼痛。同时告诉宝宝,咬人不是表达喜欢的好方式,引导宝宝用语言、手势、拥抱表达情感。否则宝宝可能会认为咬人不可以,那么表达爱也是不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