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有“四大酷刑”:压肚子排恶露,术后早日下地走,拔了尿管上厕所,手术之后排浊气。
顺产有“四大担心”:一怕宫缩痛,二怕顺转剖,三怕会阴侧切,四怕阴道松弛。
其实,大家所谓的顺产“四大担心“,我们产科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对策,不用担心,且听我一一道来,今天先给大家聊聊顺产”四大担心“之一:一怕宫缩痛。
分娩开始以后的宫缩痛到底有多痛?少数人是没有明显的痛感,多数人会觉得比较痛到很痛,少数人会觉得痛不欲生。
对于顺产时的宫缩痛,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分娩镇痛技术,只可惜在全国的覆盖率还不够,另外大家担心的是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所谓的打了“无痛分娩”还是很痛的经历。
打了“无痛“依然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个原因:很多医院在产程早期镇痛不做,太晚了不做,第二产程还会停用,甚至拔管。
大多数医院一般需要宫口开大到3公分以后才会给你打“无痛分娩”。但是,从正式临产到宫口开大3公分的时间会比较长,平均大约需要6-8个小时,所以即使是后来你打了“无痛分娩”,但是你的整个分娩过程还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疼痛。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安全地采用“全产程分娩镇痛”,也就是说只要你临产了,只要你痛了,就可以打“无痛分娩”,只是不同的产妇在药物配方上有些区别,而且宫口开全以后的第二产程根本没有必要去停药甚至拔管。无论是单纯硬膜外还是腰硬联合镇痛,用于全程镇痛都没有问题。
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们害怕的产程早期(宫口小于3厘米)的分娩镇痛可能导致过高的剖宫产率并没有发生,它是否延长产程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而且,研究已经证明第二产程(宫口开大10厘米之后)停用分娩镇痛是有害的,停用硬膜外镇痛不但没有减少产钳、吸引器助产或剖宫产的风险,反而增加了母亲的疼痛和不舒服的感受。
第二产程是产程中最危险的一段,难产和胎儿窘迫随时可能发生,而那根镇痛的硬膜外导管,能迅速给药达到手术麻醉的效果,让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刻手术,解除危机。
麻醉医生都知道,硬膜外导管一段时间不用就不再继续工作,也无法在短时间知道它是否还工作,原本用来为分娩保驾护航的硬膜外导管最多成为一个无痛分娩的“装饰品”。所以,一旦打了硬膜外后就不应该停药。
既然“全程镇痛”这么好,为什么大多数的公立医院为什么不去做呢?
因为如果是“全程镇痛”,就需要在宫缩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打“无痛”,因为从开始宫缩到宫口开大3公分通常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潜伏期”,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一旦开始“全程镇痛”,就会需要安排麻醉科医生,产科医生和助产士密切随访和观察,会占用更多的医务人员资源,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还不能多收钱。所以,很多医院都是要等到宫口开3公分以上才开始打“无痛”,完全是出于效率的考虑,但这时候你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产痛了。
第二个原因:技术问题导致的“镇痛不全”。
“镇痛不全率”是指实施了分娩镇痛后有望达到无痛分娩人群中,最终达不到满意效果的人数之比,它所反映的是镇痛质量好坏问题。
根据不同国家和不同医院的报道,镇痛不全率大约在5-10%左右。针对镇痛不全的问题,还是有解决方案的,通过不断的技术训练和药物配比的调整,“镇痛不全”比例是可以降低到比较低的个位数的,这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关键看医院是不是重视这一患者体验指标。
所以,如果你想要顺产,在选择分娩医院的时候,还是要仔细研究一下该医院是不是常规开展“全程镇痛”,以及“镇痛不全”的比例,不要到时候打了一个“假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