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娩 > 产后恢复 > 瘦身女王1天吃6餐不发胖秘诀

瘦身女王郑多燕 1天吃6餐 13年不发胖的甩肉秘诀(4)

出处:妈妈育儿网 日期:2014-09-27 11:12:44 编辑:Chen

白色食物就像新种病毒“激肥素”!主食(碳水化合物)一定要选择褐色食物!

我所说的白色食物包括白米、面粉与砂糖(白砂糖),如果不刻意节制,这三种食物很容易让我们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选择食物时只要刻意避开这三种,就能瞬间提升减肥饮食的品质。

尽管饮食量变少,也要确实摄取均衡营养,让身体随时都能补充适度适当的营养,才是减肥成功的关键。可惜的是,白米和面粉经过精制加工,去除了许多有助于减肥的优质成分。

再加上这三种食材制成的食品都很顺口,一吃就上瘾,很容易吃太多,也会造成血糖值急速上升,控制血糖值也是减肥成功的重点之一。

请各位一定要避开以精制、纯糖类制成的白色食品,尽量选择未精制的糙米、全麦面粉与五谷杂粮为主食。

即使吃同样的料理,有的人会胖,有的人却不会。关键就在进食顺序的不同!

 由于婆婆的关系,我开始研究糖尿病养生餐,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不仅能维持家人健康,对于我的减肥计画以及抗老冻龄都很有帮助。

日常饮食最重要的就是以GI值为选择基准,避免血糖升高,就算是吃同样的料理,只要注意进食顺序,就能展现出不同效果。请先从“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开始吃,例如沙拉或凉拌菜。接着再吃鱼和肉等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菜,最后再吃饭、面包等碳水化合物(糖分),谨记这个进食顺序。这也是一般宴客料理或是套餐料理的出餐顺序。

光是遵循这个进食顺序,结果就会截然不同,总之就是先从食物纤维开始吃。严格来说,就是要从不会使血糖升高的低GI值食物开始吃。记住“先吃蔬菜”就对了!

请遵循蔬菜(凉拌菜、沙拉)→主菜(肉、鱼)→碳水化合物(饭、面包)的顺序进食!在餐厅单点义大利面时,最好加点沙拉,并从沙拉开始吃,就能改变饮食结果喔!

绝对要记住的饮食十大守则

一、一天吃六到八餐,绝对不挨饿。

少量多餐是不挨饿的黄金法则,只要是吃进肚里的食物,都算要计入每餐的食量。

二、无须计算卡路里!

与其在意热量,补充身体必须的营养素才是重要关键。

三、禁食减肥法会导致复胖&易胖体质!

禁食减肥法会逐渐降低代谢速度,导致易胖体质,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体质变成“不吃还变胖”!

四、主食(碳水化合物)要在傍晚之前吃掉。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身体热量的重要营养素,不过晚上摄取碳水化合物则会变成体脂肪,一定要注意!

五、在意食量之前请先思考饮食顺序!

只要改变饮食顺序就能改变营养素的吸收率,既然要瘦,就要聪明吃、聪明瘦!

六、不吃白色食品(白米、砂糖、面粉)。

白色食品可说是“激肥素”,就像新种病毒一样!基本上碳水化合物一定要选择褐色。

七、不知该怎么吃的时候,就吃彩色食材!

富含抗氧化作用的彩色食材不只能打造完美肉体,还能有效抗老!

八、重口味是引起过食的原因,饮食口味请务必清淡。

巧妙使用香草与辛香料就能满足味觉,也能避免吃太多喔!

九、睡前三小时,绝对不能进食!

晚上是身体休息的时间,因此每天的最后一餐一定要在睡前三小时吃完。

十、每周设定一天身心解放日,纾解压力!

过度忍耐会引发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吃太多,请务必适度犒赏身心!

后记

我认为减肥没有终点,因为变美是永无止尽的追求,所以减肥唯有终生持续才有意义。想要长久持续、养成习惯,最重要的当然就是不能半途而废,而且一开始不要设定太高远的目标。建议各位先设定一个可以轻松实现、门槛较低的目标,逐渐累积成功经验,从中获得成就感,就能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一开始设定的小目标可以每天都不一样,也能一直持续到养成习惯为止,例如“没运动的日子一定要擦窗户或扫地”“每天一定要吃五种颜色的蔬菜”“开车出门时,一定要将车停在离目的地较远的停车场,增加步行距离”等,都是很好的小目标。或许各位会认为这些目标太不起眼了,但唯有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才是永保美丽的最佳捷径。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

相关阅读

产后饮食推荐

  • 早餐就要这样吃 新妈饮食计划

  • 新手妈咪产后瘦身三款减肥汤

  • 产后妈妈巧妙借助饮食消除疲劳

  • 月子第3周营养补充及菜肴推荐

分娩产后视频讲座

  • 孕妇太胖怎么减肥,看完后对长胖说拜拜(图)

  • 我来减肥速度要合理减肥这件0.5-1kg就很好了

  • 女人产后容易发胖的陷阱,你中招了吗?!

  • 产后42天内不要怎么办?产后一周怎么做?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 寒冬季 喝产后补汤的正确姿势

  • 产后痔疮好烦人 学三招助治愈

  • 辣妈心经 产后给子宫点小呵护

  • 产后恢复时期 请远离这些习惯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