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妊娠贫血是孕期较常见的现象,但对于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孕妈妈会更加关心胎儿的健康,所以往往很紧张。那么,到底什么是妊娠贫血?它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妊娠贫血的那些事儿,相信孕妈妈们了解之后,心里将不会如之前那般紧张了~
什么是孕期贫血
妊娠期,由于孕妇受到一些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平均增加50%,妊娠早期呕吐、食欲不振等),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对降低、或铁、叶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引起血红蛋白不足,当孕妇的血红蛋白低于一定数值时即出现贫血。
资料表明我国约1/3的未孕未哺乳妇女贫血,而哺乳及孕妇近一半贫血。我国育龄妇女的贫血情况是比较突出的,哺乳母亲及孕妇的贫血情况较未孕未哺乳妇女更为严重。孕妇贫血患病率与孕周关系密切。城市孕妇13周前贫血患病率为16.4%,孕28-37周为高峰,贫血患病率41.4%,但孕37周下降为32%。资料提示,孕妇妊娠13周后,尤28周后要增加铁剂的补充,矫治孕妇贫血。
孕期贫血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一般从怀孕5-6个月开始发生。缺铁大多发生于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未能满足供应的特殊情况下,怀孕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孕晚期血容量大约增加1300毫升,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相对性减少。
因此,孕期血红蛋白低于100g/L可以诊断为贫血。很多孕妈咪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造成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宝贝的发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铁的供给量要达到孕前的2倍;加上孕妈咪怀孕后胃酸减低也影响了饮食中铁的吸收,而孕后又未能通过饮食摄取足量的铁。以上多种因素均使孕妈咪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叶酸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怀孕后,孕妈咪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却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了体内对叶酸的摄入。加之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