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孩子非要买买买 家长怎么办?

出处:网络收集日期:2024-11-13 18:18:08编辑:秩名
孩子非要买买买 家长怎么办?
  最近有个妈妈在后台留言,说孩子上了幼儿园回家后,就吵着要买双真皮公主鞋,而且一定要在某高档商场的专柜买的。当妈的愕然,这孩子才多少斤两啊?现在就开始有攀比心理了,长大了那还得了?
 
  1
 
  有些妈妈可能会认为,如果家里条件富足,没有什么经济压力,那就给孩子买呗!别在这些问题上浪费脑细胞了,况且跟孩子较劲也没什么好处,别人家有的,咱们不能没有呀!
 
  确实,童年的匮乏感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孩子的物质需求总得不到满足,以后很容易被物质所诱惑。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家长从来都不允许孩子吃糖,或许某天陌生人仅用一块糖,就能把孩子骗走。尽管你跟孩子说了无数遍“不能跟陌生人说话”,但这并没有什么egg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物质需求,这一点很正常。过度限制与过度放纵,同样都是危险的。
 
  另外,孩子的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想象一下孩子的心理——
 
  为何别的小朋友都能有很多精美的玩具,而我的每一样都是旧物改造的呢?奶粉罐改造的小花篮、纸皮做的玩具屋、还有旧布条做成的小围巾……都丑爆了,没一样拿得出手!
 
  当然站在客观的角度看,不是说旧物改造的玩具真的非常丑,而是家长在有能力的条件下,过度限制孩子的物质需求,容易让孩子形成自卑心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但,尽管童年物质过于匮乏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对于说买就买的做法,我仍然不敢苟同。
 
  2
 
  在后台留言的妈妈之所以为这个问题纠结,担忧的不是钱,而是孩子的心理、态度问题。确实,在这个问题上,我思考的也正是这个方向。
 
  如果孩子正好需要一双鞋子,妈妈带着她去买。挑来挑去,正好在这个商场的专柜看到了这双真皮公主鞋,孩子试穿后觉得非常不错,好看又舒服,价格小贵,但是妈妈觉得物有所值,这种情况下给孩子买,完全就是一次愉快的购物体验啊!
 
  但如果孩子本身不缺鞋子,只是因为看到了别的孩子有这样的鞋,心里痒痒的,于是回家向妈妈要一双……这就稍微有点扭曲了。
 
  况且,几岁的娃根本就不会有某高档商场、某专柜、真皮这样的概念,不难想象,应该是某个小屁孩在她的小脑瓜里输入了这样的关键词。小屁孩受谁的影响?有可能是身边的朋友,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家长,这不得而知……总之,是环境让孩子过早形成了物质心理。
 
 
  3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度担心,最终能深刻影响孩子成长的,依然是她的父母。
 
  例如,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小伙伴有某样精美的玩具,自己也很想拥有的时候,可以问问孩:“你为什么会很想得到这个玩具?”
 
  孩子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
 
  ▪ 回答一:他有,我也想有。
 
  孩子的这种心理,就是对比和攀比的心理,出发点并非自己很喜欢这个玩具,而是“别人有,我不能没有”。这种情况最好明白告诉孩子,买东西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和需要。如果不是真的喜欢,而且没有需要,就算这样东西的价格再便宜,也是一种浪费。
 
  ▪ 回答二:因为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玩具。
 
  孩子这样回答的时候,家长可以衡量一下,如果孩子并没有同样类似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价格也在合理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给孩子买。
 
  4
 
  另外,在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时,我们有时会走进误区。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家里尝试用积攒小星星的方式,来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例如,弹20分钟钢琴,孩子就能得到一颗小星星。当积满10颗星星的时候,我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例如:去游乐园,或者买一双溜冰鞋等。星星越多,满足的愿望越大。但是孩子才积了4颗星星,这个契约就被中断了。
 
  因为,当我用这种方式来和孩子交换物质条件时,孩子对物质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同时练钢琴的质量越来越差。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甚至会放弃自己运动和看书的时间,一天到晚把自己定在钢琴前,心不在焉地敲着琴键,三两分钟又回头看下时钟,到底有20分钟了没有。
 
  由此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用物质来吸引孩子的做法很不靠谱,无形中放大了物质的吸引力,同时让孩子觉得“我要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某样东西,其实是有条件的”。实际上我们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的时候,从来就没有想过回报,因此用物质鼓励孩子的方法,本来就有违我们的初衷了。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 支招 怎样培养一个乐哈哈的娃

    • 陈姓缺木男孩名字大全 姓陈五行缺木好名字

    • 带有金木水火土的字 留下深刻的印象

    • 缺金的女宝宝名字大全 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小名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