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给孩子做家庭训练时,孩子极易出现不配合,情绪失控的场面,这时家长极易采取不当手段来制止孩子的哭闹情绪,结果适得其反。每次训练都半途而废,长此以往,不仅家长处于半放弃状态,孩子也没能获得技能提升。
那么,孩子突然情绪爆发的原因在哪里呢?
曾有一位成年自闭症患者,他这样写道:每当自闭症的症状出现,我很想去克服它,不被那些症状控制,但是我做不到,这种冲突会让我大发雷霆。接下来就更加崩溃。我想要控制这种局面,但是却做不到,我的大脑完全被愤怒充斥着,于是……我只能捶打自己的脑袋,宣泄情绪。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们从理论角度来看,自闭症孩子情绪突然爆发,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
生理问题——孩子身体的不适影响到情绪。
2
感知觉异常——自闭儿童很多伴随感知觉异常,外界的信息经常让他们不堪重负,每天大多数时间面临着感觉超负荷的危险。
3
认知理解和表达障碍——有的自闭儿童不能理解发生的事,看不懂我们的表情,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受,他们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
4
大人的错误强化——一种是寻求关注;另一种是当孩子有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想要逃避。这种由于家长错误强化引起的情绪问题,占到高功能孩子情绪问题的绝大多数。
5
刻板行为——被破坏奇怪另类的刻板行为如果被训练者试图阻止、改变,往往就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
清楚原因后,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呢?下面分享一位妈妈的经验心得,她通过日常实践,不断总结,结合专业理论指导,摸索出一套成功改变孩子情绪问题的方法,使孩子的配合性大大提高。
案例分享
球球,女,2岁6个月(内容由孩子妈妈亲述)
●孩子初期表现:
孩子一岁半左右发现与同龄小朋友有差距,一岁八个月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疑似自闭症。孩子表现为:无语言,不应答,目光短暂,情绪问题严重。
●初期训练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开始训练时,孩子极度不配合,出现大量情绪问题,我们也容易手忙脚乱,不知道要怎么继续,孩子很不听话,方法不好执行,持续一段时间,都要没信心了。
经过老师的建议,我们每天拍小视频发给老师,老师看过视频后,给我们分析原因,建议降低要求,分解步骤,每次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强化,及时辅助,及时强化,根据老师的引导,训练了一段时间,孩子开始变得配合,慢慢摸到了规律。
三个月后,孩子的配合性有很大提升,认识的东西多了,大部分简单指令可以执行,会配对,分类,生活中让孩子帮忙做点事,孩子也会去做,比如做家务、丢垃圾、拿衣架等。
●帮助孩子改善情绪问题具体做法:
孩子情绪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面对不同情况下造成的情绪问题,家长可以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状况1:生理问题
当孩子的情绪行为发生时,我会先看看孩子是否受“生理因素”影响,如饥饿、渴、快速生长期等因素。这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起居,做到悉心照料,但也不要过度投食,过度照顾,不然会让孩子丧失自主生活的能力。
状况2:感知觉超载
帮助孩子脱敏:我会把吵闹的声音录下来,从一点点声音逐渐过渡到大的声音,让孩子一点一点适应,同时将这些场景变成美好的故事,消除他对声音不好的想象。
外出前,我会先让孩子了解目的地的特性,同时尽量选择人少的时候去。外出时,我会给孩子带一个他熟悉或舒缓感官的玩具,减少他的紧张感;特别嘈杂的地方,给孩子戴上防噪耳机。
状况3:认知障碍
引导孩子表达:我会教孩子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汇,帮助孩子把内心的不舒适感用一些恰当的语句描述出来,抒发自己心理感受。比如,如果孩子情绪还没完全“发作”,我就立刻辅助他说“我要XX”,只要孩子表达出来,我就立刻鼓励强化他。
状况4:错误强化
运用MUST减法:当孩子发生扯头发、打头、用头撞墙、咬手、在地上打滚等情绪问题时,家长需要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功能分析,不管孩子是想要得到关注,还是想要逃避任务,家长都不能让他因为情绪问题出现而达到目标。
这样,孩子就会明白,用这种方式达不到目的。因此,他在同等情况下情绪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个矫正的过程是需要家长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的。
状况5:刻板行为
把握“抓大放小”原则:孩子有些仪式性的刻板行为,如果不影响学习和生活,建议不用非要纠正。当然,不适合在公众场合出现的自我刺激行为,应该制止和引导。
状况6:家长情绪
家长情绪是孩子情绪的诱发因素。在得知孩子自闭症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能很难从内心深处接受孩子患病这个事实,经常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尤其在孩子对我们漠视不理的情况下,孩子越不配合,我们越想发脾气对孩子斥责一顿,但殊不知,孩子对父母的坏情绪具有高度敏感性。
作为父母,我们要接受孩子的客观情况,调整好自己和孩子相处时的情绪。不应因为自己的语言、情绪和行为的不当,诱发孩子的坏情绪,以减少诱发孩子坏情绪的外在因素。改善家长自身情绪是建设孩子健康情绪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情绪,本质上都是某些内心需求表达的结果,同时也是某些行为的驱动力。导致孩子情绪问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家长平时要仔细观察儿童情绪问题发生的频率、强度、对周围环境和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切实把握好时机,用科学的、符合儿童实际的方法进行积极处理,切忌消极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