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总是跟孩子说“不能”:探索的欲望被遏止
这个脏别碰!这个收拾好了别搞乱!那个容易烂别动!那个你不懂别摸!孩子喜欢摸摸这个碰碰那个,通过这个“捣乱”的过程,他们探索到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很多老人一天到晚跟孩子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的探索欲望就会慢慢被遏止,会变得胆小。
6、盲目夸孩子:孩子变得自负而经不起打击
孩子大口吃饭、大方称呼人、会数数……很多老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夸孩子“真棒”“真聪明”。但是棒、聪明是与生俱来的,经常被这样夸奖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棒,不需要努力。
但孩子被这样的夸奖一遍又一遍的“麻痹”,慢慢的就会变得自负,而以后一旦受到了挫折,往往会经受不起打击,“我这么聪明怎么会不行,我真失败”!因此,以后夸孩子,应该把夸他的理由说清楚,“宝宝真是个坚持不懈的孩子”“宝宝观察得真仔细”“宝宝做事好认真”……让孩子知道,要经过努力,才能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夸奖。
7、为孩子代劳一切:削弱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可是最勤劳的人了,爬、走、跑、爬楼梯什么的,孩子都喜欢自己来,甚至吃饭、穿衣服、刷牙、洗脸,都想要尝试,还很喜欢帮家人“做家务”呢!但是,很多老人为了减少麻烦(孩子自己爬楼梯太慢、吃饭时把食物到处洒、帮忙拿东西容易摔坏……),喜欢为孩子代劳一切。
如此一来,孩子锻炼身体的机会减少了,自理能力也得不到锻炼,想要帮忙的心也泯灭了,会逐渐变得懒惰、自私。
8、当众打骂孩子:脆弱的自尊心被打击
孩子也有自尊心哦,他们也不喜欢让自己爱的爸爸妈妈失望,做错事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到悔疚,只是不会正确表达而已。很多老人却不会保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常常会在当着外人的面,甚至在大街上打骂孩子。有的孩子可能就会在心里留下了阴影,并因此认为自己就是个坏孩子,从而破罐子破摔,放弃自己。
9、影响父母的教育权威:孩子容易精神分裂
像文章开头的案例,父母对孩子进行管教或必要的惩罚时,很多老人会去阻挠,不让打不让骂。孩子可会察言观色了,很多就知道即使自己做错事了,祖辈也不会责备,以后一旦犯错,也只会去祖辈处寻求“保护”和“支援”。
但无可否认,年轻一辈的父母普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具有科学性,老人一味的干扰父母的教育权威,会让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主导力量顿失应有的作用。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mmyuer.com/)小编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