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有这个优点的孩子人缘好,受欢迎,家长要重视,3个方法就能培养

出处:@于梦娇聊生活日期:2024-08-01 18:00:32编辑:网络收集

你是否希望,你的孩子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会分享自己的玩具;看到有同伴摔倒了,会跑过去把他扶起来;看到你做家务时,会主动过来帮你分担;在学校也会帮老师、同学的忙。

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

就像著名作家

尽管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但却很少看到有家长夸孩子“善良”。相反,

答案是否定的。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研究人员找来一群2岁不到的孩子,让他们在房间里玩。同时,在他们不远处放着一个摇篮,里面躺着一个逼真的“宝宝”。

实验中,研究人员会按下开关,让“宝宝”哭起来。听到小婴儿的哭声,这群2岁不到的孩子会作何反应呢?

令人吃惊的是,孩子们立刻停下游戏,开始注意宝宝的哭声,脸上逐渐露出了难过的表情,

有些孩子着急地走来走去,像是在等待大人过来帮忙;有些孩子努力地把妈妈拉过来,虽然还不会用语言表达,但他们显然是想让妈妈帮助哭泣的宝宝。

还有一个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的男孩李奥,他的做法让研究人员大吃一惊。

虽然他只有21个月大,但他在求助妈妈无果后(研究人员规定妈妈不能帮忙,以便观察孩子的独立行为),

李奥先是拿自己的水瓶喂水给宝宝喝,发现没有用后,又拿起桌上的摇铃逗宝宝玩,之后还掀开被子查看宝宝的情况。

这种主动采取行动帮助别人的行为,科学家预测应该是发生在超过2岁的孩子身上的,没想到李奥小小年纪就已经做到了,真是了不起。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只不过

加上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刻板印象去看待孩子时,就更难发现他们善良的一面了。

想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需要做好这3点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帮助他人”的意识,但是知易行难,只有家长用心引导,才能让孩子学会怎么去帮助别人。给大家分享3个实用的方法。

1、给孩子清晰的指令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个成年人假装自己很冷,在他身边不远处放着一张小毯子,分别测试

结果发现,对于30个月大的孩子,只需要说“我好冷”,他就能想到拿毯子给别人取暖。

但是对18个月大的孩子,即使你对他说“要是有毯子就好了”,或者看看孩子,再看看毯子,他都不能理解你的意思。

只有用手指着毯子,或者直接说“能把毯子拿给我吗?”,孩子才会帮你的忙。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孩子认知能力不同,他们需要不同程度的指令才能明白该怎么帮助别人。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

比如吃饭前,让孩子帮忙拿碗,去超市的时候,让他帮忙找东西,累的时候,让他帮你敲敲背,出门的时候,让他帮忙关灯、关门。

经常让孩子“动手做”,他才能养成习惯,积累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给孩子积极的反馈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很乐意帮我们的忙,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怨言,可

如果每次让孩子做事都用命令的口气,完成后又没有任何感谢和夸奖,孩子自然会

这样孩子就能感受到尊重和温暖,下次更愿意帮你的忙。

就像前不久,老公开车在斑马线前停下来,让一位老人先通过。没想到

也正是因为这个温暖的反馈,其他车也都安静地停在斑马线前,耐心地等老人通过,没有一个人按喇叭催促。

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不管孩子帮的忙有多小,甚至是好心帮了倒忙,我们都要心存感谢,千万不能不当回事,浇熄孩子帮忙的热情。

3、不要贴“小气、自私”的标签

前面提到2-7岁的孩子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因为不会换位思考,不能提前想到自己言行的后果,所以有时会让我们误以为他自私、小气、不懂事。

这种时候一定要忍住,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他们需要的是我们具体的帮助,以得到能力和经验的增长。

比如孩子抢玩具时,可以引导他换位思考,

可以启发他用交换玩具、轮流玩、一起玩这样的游戏策略来

还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和小朋友玩一些不需要玩具的合作游戏,像一二三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既能避免矛盾和情绪升级,又能培养他的合作精神,帮助他建立友谊。

当我们小心保护孩子的自尊,避免他对自己形成消极的评价,他就更容易培养起善良、助人的优秀品质。

    相关阅读

    编辑推荐

    图文推荐
    • 带有金木水火土的字 留下深刻的印象

    • 缺金的女宝宝名字大全 能够促进其发展的小名

    • 女孩缺土取什么名字好 优雅动听的名字

    • 女孩名字属水寓意又好的字 选择名字时需要仔细考量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