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弑母案!母亲,柔情与坚强的化身,却被自己的孩子一次次伤害,这决绝的背后,都经历了什么?
这沉重的话题,源于“爱”,且看母亲生前留有诗一首:
女儿,看着我
别给我你的背影
你小小的背影
让我忧伤的心
又变成
冰凉的石头
多么深沉的爱,这爱又多么无奈,爱而不得,于是变得更强烈!女儿需要空间需要自由,单亲妈妈,身为律师,本身工作压力大,女儿正值青春叛逆期,爱在这里变质,变成一方强迫,一方逃避,一方强加,一方想方设法挣脱,甚至不惜触碰法律,以身试法。
母亲终于丧生女儿之手,母亲真的累了,还有什么比爱而不得更让人绝望!
儿童教育专家李枚璟说,敢于最后下毒手的人是因为他从小没有被人善待过,爱过,管教过,所以长大后迷茫,容易做错事。
这是一种歇斯底里,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据为己有,必须完全听从自己的调配。
殊不知,孩子只是带有自己的血脉,自己只有监护人的身份。从孩子脱离自己身体那一刻起,孩子已经不属于父母,她属于她自己。理性的母亲,优秀的律师,手里不知成功处理过多少起跟家庭有关的案件,为什么到自己身上就拎不清呢?
孩子,眼见妈妈含辛茹苦15载,起早贪黑把自己抚养成人,心里定然发誓长大后好好感恩吧!不然在妈妈再也说不了话的时候,愿意静静守着妈妈,一点都不害怕。女儿很爱妈妈,此刻的女儿,多想与妈妈这样默契相处,却不得已却选择了这个极端的做法。
他们的相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问题还是出在母女的沟通方式上。缺乏换位思考。
我认识一个家长,孩子要有一点芝麻大的事情,问也不问,就只会朝孩子吼,孩子就跑爷爷家,然后爸爸就劝妈妈要冷静,对孩子不要太凶,孩子回来了,过不来几天,孩子因为害怕妈妈的“河东狮吼”,又躲去爷爷家。
孩子,如果你有爷爷,你也会躲去哪个避风港吧!
虽然这个事件具有两面性,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当孩子正处需要培养性格的时期,父母要正确对待,就像一棵小树,当发现它长歪了,就赶紧把它掰过来。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才能帮助他改错,不能刚刚犯错就打压,谁没有犯过错?谁没有考试考差的时候?允许犯错,是父母对孩子正确的态度,给孩子时间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一味的打击,唠叨,只会让孩子压抑、看不到未来,没有希望的生活,孩子只想逃离,这样只把孩子逼出问题。
学着和孩子朋友一样的相处,尝试着去懂得孩子的接受能力,该关心的时候绝不懈怠,无关的事把嘴闭起,事不关己,和孩子保持适合的距离,让彼此都感觉舒适。
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内心是很悲哀的,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还一再的发生,跳脱原本的思想,你会比谁都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