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个哲人这样说过:别让你的眼界局限了孩子的发展。
“她看这个,我开始都不太理解她,以为我们家孙女疯了。”奶奶开始激动地回忆。
“她已经考了八级,她妈妈生气不肯让她学了,也不给她交学费,她又跑着给我讲,奶奶,我还想学,你不要哭,奶奶给你(学费)”说着说着,奶奶的眼眶红润了,泪在眼里面打转。
7月20号,上海世博展览馆,35度酷暑,会展入口,在一群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当中,有一个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手里打着伞,惊奇的看着人来人往。
带着好奇,上前进行了攀谈。
“阿姨,你是哪里的?你也来参展吗”
“我来自江西南昌,是陪孩子来的”
“你孩子多大了?”
“15岁了,女孩子,孙女。”
“你是他奶奶呀,这么热你还跑出来陪孩子呀!”
“我儿子媳妇不来,他们两个对这方面不怎么理解,他们不愿意来,免得她吵哭了,她来我们不来也不放心。”
昨天一上火车,一大半都是十多岁的孩子,还有父母陪着来的,都是去看动漫的,奶奶愣住了。
“哪里就是我们家孙女这么疯狂啊,昨天我就发了朋友圈,一点都不稀奇了,我有点理解她了。”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父母并不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不理解不支持,阻止不交学费,关系紧张;有的不理解,不支持孩子所学到的专业,百般阻挠;有的不理解孩子所选的工作,收走毕业证。
这里面除了欠缺沟通以外,很大一部分是我们的父母欠缺与时俱进,或者因为自己没见过,或者自己不喜欢看不惯,或者是自己认知的错误局限,这都需要我们善于试着去调整自己的看法或做法。把好事做好,把“为你好”变成“真的好”。
记得少年说里面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妈妈给女儿报了很多舞蹈艺术钢琴等兴趣课,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淑女,可是女儿并不买账,在勇气台上吐槽“我性格外向,不想当淑女,我的梦想是当一个女警察,那样我会很快乐”。
同样是少年说,“不想再按你的要求报专业了”,一个女孩在第二次复读的时候,对爸爸说,“请让我自己选我自己喜欢的专业,相信我能做的更好”。台下父亲感慨万千,当众表示支持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的天使,从他一生下来那天,父母就对他寄予希望,甚至为他的未来,做了畅想和规划,这是人之常情。有一句话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幼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孩子有很多意料不到的惊喜,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发现,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塑造,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引导,当然还有很多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的自然的成长。那么孩子的发展兴趣爱好意料之外的,跟我们想的不一样的,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除了继续引导,做父母还得善于学习和提高自己,因为毕竟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眼界和育儿理念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调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局限儿女的成长,因为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儿女发展得比自己更好,超越自己,而不是子女发展的天花板,绊脚石。
除了我们需要扩展提高自己的视野格局以外,还有另一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放手,学会甩手,学会弱势,而不是精致,强势,控制。
最近朱雨辰的妈妈火了,不是因为朱雨辰,也不是因为他妈妈演了什么电影?唱了什么歌?而是因为这档综艺节目中,她的育儿理念,雷语惊人。
作为一个70岁的老人,我们理解她那个时代的成长历程,传统封建家庭从媳妇到婆婆那种经典标准,对孩子的精致利己教育,精确到数字化的精打细算,一个人顶两个女佣的严格律己,无私奉献,对未来媳妇的严格律她,朱雨辰40多岁还单身,他姐姐年近半百,仍未出嫁,这都说明传统的精致利己主义教育,自己很累,甚至损害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令外人望而却步。这样的女儿谁敢娶,这样的男人谁敢嫁。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时时警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