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其中“你对父母的态度”的结果是这样的:
其中,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而表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的孩子,占比却高达56.28%。
这样的反差,令无数父母心惊。
父母总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还记得那个给父母写了一万五千字控诉书的北大才子王猛吗?
从小被父母管控:“我父母一直倾向把我关在家里,按照他们的喜好去做。”
大学后,被托付给他不喜欢的亲戚,开始了另一种方式的控制……
在父母控制之下的子女最后往往有三种常见的反应:
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在跳河时哭着对自己亲妈喊出自己想逃离。
因为母亲管她太紧,她终于承受不住了。
永远不能忘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他也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也会感到压抑和痛苦。
有人曾说过:
“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废物!”
“你根本不配让我付出这么多!”
“看看你这没用的样子,死了算了!”
父母的责骂和打击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即便成年后,这种自卑和消极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变得时常苛责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得想自杀是种什么体验?
其中高赞回答让人痛心:
语言暴力,有时比肢体暴力更可怕。
它就像一根细小的针,留下不起眼的伤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一个人的内心千疮百孔。
愿已经是父母,或将要成为父母的我们,都能温和,理性,好好地和孩子说话。
我们常常看似在意孩子的情绪,结果却并不理想。
“哭有什么用!”
“为什么这么不听话!”
“你没必要发脾气,有什么用!”
满是指责,甚至暴力相向。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高赞回答说:
小时候,被别人欺负打了回去,爸爸知道后转手就给我一巴掌:“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会招惹你?”
写完作业,刚拿出手机,家长进来就说:“又玩一天手机,一点都不知道努力!”
和异性朋友同行,马上被怀疑:“是不是谈恋爱了?”
在房间写作业,父亲没事就进去看看,是不是又在偷懒。
不是孩子天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而是父母一次次不问缘由的责怪和不信任,戳痛了孩子,让孩子望而却步。
这世上的大部分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大部分孩子,也是爱父母的。
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出现了错误,他们的爱,被埋在孩子的误解和怨恨下。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注重爱的表达方式,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