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出生到16岁以上的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事实上7岁前(幼儿期)儿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
幼儿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家长实施的各种教育将成为其子女一生成长的基石,具有早期性、针对性、社会性等特点,它起着抚育、培养、教育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幼儿家庭教育这种独立的教育形态中,教育者包括儿童的父母和其他长辈,但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由父母双亲和一个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逐渐占据很大的比例,其他长辈对儿童的影响逐渐弱化甚至是消失,父母的教育状态和教育行为越来越成为家庭这一环境中最主要的教育因素。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任务大多落在了母亲的肩上,使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几乎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中,甚至很多研究者也忽视了家庭教育方程式的另一半——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父亲角色“角色”一词借用了戏剧的概念,社会学中所讲的“角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占有的地位及其规定的行为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指与人们特定的社会地位相一致的、与社会对这个地位的期待或要求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那么,父亲角色就是有子女的男性在其特定的家庭关系中占有的地位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父亲角色的内涵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个人对于父亲角色的建构也是会不同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二、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父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地位父亲角色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富有家庭教育传统的中国历来重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颜之推的《家训》、曾国藩的《家书》和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以及鲁迅的《我们怎样做父亲》堪称父亲角色研究的典范。但是,20世纪50年代起,这方面的研究就被研究者们所舍弃,人们似乎忽略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跨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文等素质,而某些素质的培养亟需父亲对现代幼儿家庭教育的投入和参与。
2.父亲角色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母亲一人承担,或是母亲独自“把持”教育孩子的位置,对孩子都是不利的。从心理学论述的男性和女性的气质差别来看,男性勇于冒险、富于智慧、大度、坚定、勇武和易暴躁;女性稳重、温柔、服从、忍耐、易焦虑和自卑。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和女性的气质特点是相互补充的,都有优秀的一面和缺憾的一面。
幼儿期是孩子情感和个性发展的关键期,若希望后代能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勇于冒险的同时又不失稳重,在坚定大度的同时又能以忍耐和服从的态度和别人相处,就要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全面而和谐的参与,而非母亲一人承担。更何况,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包括父亲的形象、语言、动作,父亲的思维过程、情绪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特点,父亲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处世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母亲无法代替的。
3.父亲角色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男性文化的缺失之所以强调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我国托幼机构中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的损失是长大成人以后在男性面前手足无措、紧张羞涩。如果再深一步讨论的话,问题就更严重了,有极少数男孩因很少接触父亲,性格中多数是女性性格,甚至发生角色混乱,长大后的恋爱与婚姻会遇到困扰和障碍。因此,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父亲积极参与家庭教育。
三、父亲在教育中的6个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