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我推了一个案例,说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因为和父母赌气,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一天没有动静,父母因为过度担心,不得已拆掉房门。
然后网友跟帖的,虽然众说纷纭,但很多是在谴责家长对孩子太过于纵容,应该等孩子饿了就会自动出来的,没有必要大费周章,且对孩子没有底线。
还有的网友则认为父母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赌不起,谁知道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会发生什么,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孩子一时冲动伤及自我,才是真正的悲剧。
……
其实,家庭所产生的亲子矛盾,多是各有各的道理,不知全貌,不予置评。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可以理解,但无法感同身受。
正如案例中的这个孩子,若他是比较极端尖锐的个性或者爱钻牛角尖的脾气,那么父母担忧他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是正常的反应;若他只是一味和父母赌气,所以任由父母拆卸房门这么大的动静而置之不理,那么也的确是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
作为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外人,是没有资格去评论父母、孩子做法的是非对错的。
不过,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的确成为需要父母格外关心的大问题。
1、不是温顺的孩子,就一定没有心理问题
在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把“好孩子”的标准判定为:听大人的话、懂事、安静、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而这类“好孩子”总是生活在夸奖和赞扬中,自然而然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定是那些坏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个性张狂、处处张扬,不得同学老师喜欢,还总是被父母训斥……
这种想法本就是错误的。
在父母严格管教下,懂事和听话,往往会局限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单独、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依附感强,一旦没有大人的指导,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一旦遇到困难挫折,他们就很难支撑下去。
但生活中并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总是会时不时得来一场疾风骤雨,如何面对“疾风暴”呢?值得家有“温顺”孩子的父母深思考虑。
只有父母走出重智育、轻德育、轻实践的误区,才能真正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智发展,知道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
2、能够帮助孩子有效克服成长中的烦恼
在关键的时期对孩子实施有效的帮助才最有效。
比如婴幼儿时期就是孩子早期智力开发、行为习惯培养和心理素质教育的良好时期,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就会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导致父母要花费十倍、百倍的力气进行矫正。
除此之外,还有10岁左右,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心理发育的一个关键节点。
这个时期孩子“自我”观念开始逐步成型,孩子不愿意被当做小孩子,更愿意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家长若是总粗暴地对孩子,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他会产生初步的质疑:爸爸妈妈真的爱我吗?我是个拥有爱或值得爱的人吗?
另一个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就是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身体变化大,情绪波动也大,自控能力差但脾气却不小,尤其是对父母的话,更容易产生争执和忤逆。父母就不要在这个阶段和叛逆心这么明显的孩子对着干,只要不违反原则,理解和宽容不妨放在第一位。
当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才会感受到自由和尊重,从而愿意遵循规则、遵守秩序,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大人”。
3、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就要支持孩子勇敢去尝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支持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听起来是一句很简单的话,但是对于现行的亲子关系来讲,却是很难达到的。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外太空的莫扎特》里面的父亲,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逼迫孩子练钢琴。孩子已经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但是父亲就会从更为实际的角度出发,既担心孩子走弯路,又担心孩子不务实。
尤其是当孩子的能力达到了父亲的预期理想时(孩子按照和父亲的约定,取得了钢琴比赛的决赛资格),父亲却希望孩子为了这个预期的理想更上一层楼,完全忽视了孩子本心的兴趣所致。
是的,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并不是不想爱,只是爱的标准有所不同、目标也很难达成一致罢了。那么父母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就要主动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在这个事情中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斗志昂扬,希望永存。
只要孩子充满希望,他们的心态就会是积极的、乐观的,也是愿意努力奋斗和拼搏的。
人的身体和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当一方不能正常运转时,另一方势必受到影响。因此,对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父母都不可忽视。
当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父母应先从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适当地改变自己、改变教育方法,就能够让孩子回归到健康的状态中来。
当然,若是发现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抑郁、行为失常、学习困难、精神创伤等,还是要及早让儿童心理医生参与进来,从科学、专业的角度来帮助孩子进行调理,快速走出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