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然而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呢?“黄金棍下出好人”“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而现如今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是"穷养儿,富养女"。
而如何“富养”?如何“富养”?全凭做父母的自己去揣摩这其中的含义,由于受个人的文化程度所限,这句话理解起来难免有偏差。有些人就单单从字面直接意思来理解,认为“富养”就是要给女儿一个充裕的物质环境,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
口述 英子 34岁 家政服务员
辛苦工作的英子心里苦闷,因为她年仅14岁的女儿小雅自从知道了是一名家政服务员后,和她的沟通越来越少,放学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周末也不再缠着她一起逛街了,甚至动不动就发脾气。
乡下妹成了外来嫂
在这座城市里,若是有学历、有文化,谁会想着去做家政服务员呢?然而这一切我都没有,我15岁中学没读完就辍学了,在家待了2年,便跟着同村的人来上海打工了。同乡姐妹把我介绍到一家餐馆工作,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上海话也听不懂,只能在厨房间里干洗碗、择菜这样的杂活。
半年后慢慢熟悉了,老板看我人长得漂亮也比较机灵,便让我在门口迎宾。由于这家餐馆位置离周围的居民区很近,周边小区住户便常常有打电话过来要求外卖的。在店里生意忙不过来的时候,有外卖的电话,我便主动要求去送,就这样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军。
军当时是一个小区的保安,由于我经常要去这个小区送外卖,一来二去,便和他熟识了。每次我到这个小区来,他总是很快地放我进去,从来不会过多盘问我,在他不当班的时候,也会嘱咐其他同事照顾我。
我当时只是把他当老大哥一样看待的,时间长了,在我送外卖的间隙有时会和他拉拉家常。他比我大12岁,因家里有一个瘫痪在床的母亲和先天弱智的哥哥,已过而立之年的他还没有对象,一家人仅靠他做保安的那点微薄收入和低保活着。
我当时知道这些的时候很惊讶,没想到上海这么繁华的都市里,居然还有他这样贫穷的人家。
由于他对我比较关照,熟悉起来后,他的同事们便撺掇他来追求我。情窦初开的年纪,在异乡能被人关照,我心里是很温暖的,对他的追求自然没有拒绝。
同来的姐妹,知道我找了一个上海男人做男朋友的时候,都是很羡慕的,纷纷说着做上海人的好,更别提远在千里之外家乡的亲戚们,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多么的高兴了,父母也觉得我给他们挣了脸面。在周围一圈人都看好的情况下,我们的恋情升温的很快,没多久便结婚了。一年后,我生下了女儿小雅。
女儿降生后,在为她填报户口的一刹那,我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女儿是真真正正的上海人了。由于家里情况特殊,有这么多人需要照料,几年后我们家所在的街道便为我提前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我的上海话也说得非常地道,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我心里暗自喜悦,只是这种喜悦常常被周围邻居的一句“外来嫂”给冲得支离破碎,看来我这辈子无论怎样,是做不成真正的上海人了,但是我还有女儿呢,她肯定是没问题的。
女儿成了我的骄傲
我从邻居的口中知道,上海人惯常生了女儿要富养,也看到周围邻居的小女孩个个都如小公主般骄傲、蛮横,我想这或许就是上海人所谓的“派头”。小雅虽然生在我们这样特殊的家庭,但既然是上海人,自然得要有上海小囡的“派头”。我这么想,也便学着周围的邻居那样去培养我的女儿。
我让她和周围老上海邻居的孩子一起玩,给她买最新潮的玩具,送她去最好的幼儿园,穿漂亮的公主裙,总之,她要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虽然这也养成了她的任性、霸道,但我觉得只要我能想办法做到的,便尽量满足她。
等她稍大一点的时候,我就带她去吃哈根达斯,去星巴克喝咖啡,虽然常常都是只给她买一份,我从来都舍不得买给自己吃。但是看着她优雅地端起咖啡杯子,我觉得什么都值了。
最让我高兴的是每次回乡下,女儿是全村人瞩目的焦点,所有的亲戚邻居都争抢着来看她,恭维我说女儿生的“洋气”,像个洋娃娃,大家一边对她评头论足,一边揣测着我在上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