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情况,都把孩子带在身边
奥巴马出生后,安还是个大学生,每天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回家照看奥巴马。两三年后,安对人类学发生了兴趣,想去印度尼西亚研究深造。虽然奥巴马当时还小,但是妈妈还是决定把他带到半个地球之远的印度尼西亚,不让孩子那么小就离开自己。
幸亏印度尼西亚的月嫂费用很便宜(和北上广不一样),而且民风淳朴,没有拐卖儿童的事儿。再说奥巴马是个小黑孩儿,这肤色拐卖到哪里都容易被认出来,不是人贩子的抢手货,他妈对此很放心。
所以,安还是早上读书,下午回家看孩子。虽说离婚了、没爸爸、没有稳定住所,但有妈妈的陪伴就是家,奥马巴的安全感十足。
(▲安在印度尼西亚做人类学调查,奥巴马就在她旁边玩)
奥巴马还回忆说,妈妈经常带着他亲自去做田野调查,走到哪儿都带着。奥巴马说,“我童年大部分都在铁匠家里,在锻造炉边度过。当妈妈对铁匠做访谈时,奥巴马就在门外找野狗、追小鸡。妈妈会带我看制陶作坊,看纺织工人。”朝夕相处的陪伴,奥巴马心里很踏实。
充分的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
虽说安在任何地方都带着孩子,可是安的职业属于不稳定型,一个做人类学调查的学生,去贫穷地方采访,还总出差,印尼的文化又和美国差异太大,小奥巴马的生活,不能不说有点颠沛流离。这种情况下,为啥奥巴马还信心满满?
因为安是个不吝于表达爱的母亲。安的女儿玛雅说,妈妈是个特别喜欢拥抱孩子的人,一天会说上百次“孩子我爱你。”奥巴马说,她喜欢把孩子抱在膝盖上,挠痒痒,或者和孩子们玩游戏,检查他们的手,努力找到骨腱和皮肤的奇妙之处,为找到的真相开心不已。”
那年代还没有智能手机,安把所有工作之外的时间都专心的陪伴孩子。据奥巴马反映,妈妈的专注让孩子受益匪浅,在这种专注中孩子已经得到了100%的爱,所以即使是分离焦虑期间,孩子也不怎么痛苦。(奥巴马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