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岁的幼儿对细微事物非常感兴趣,在这个敏感期里,幼儿经常会注意到非常细微的事情,甚至到痴迷的程度,这时候千万别打扰他,要让他的心在未知世界里尽情探索……
因为这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最佳时期。
幼儿来到世间,他大脑里的知识储备是零,他的储备空间是巨大的,可以说是无限的,他对眼前的崭新世界充满着好奇,一旦相关条件具备,他就会开启探索新世界的旅程,而且到痴狂状态。
一岁半的幼儿经过手臂发育的敏感期和走的敏感期,他的手、眼、腿的协调性越来越好,这就为他探索世界准备了条件。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拳头、短短的腿,还有那双充满好奇的纯净的眼睛,还有敏锐的听觉和无所不能的嘴巴,在1.5-4岁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内,它们就像一个原子核,蕴藏着巨大的探知世界的能量,它们的爆发有时候连父母都感到特别惊讶和费解。
有的幼儿对生活中的小细节感兴趣,会习惯性地捡东西。比如:捡一个不起眼的线头,一块小小的三角石块,一个有杈的小树枝,一块软软的布头,一个红色的碎纸片……其实,这是孩子在接触生活。有动作就有思维,是幼儿带着疑问感知世界。线头不起眼,但对于幼儿是新鲜的事物,他要去摸一摸;一块小石块没见过,是硬的还是软的?和土块一样吗?和馒头一样吗?可不可以放到嘴里?树杈的手感不是太好,粗糙的,和杯子不一样……他的眼睛看到东西都是新鲜的、神奇的,他要用他目前所能支配的感官去了解、去尝试。对小东西的格外注意是幼儿观察能力的开端。
有的幼儿对自然界的小动物非常地喜欢,会痴迷观察。比如:有的幼儿对墙根的小小的西瓜虫非常感兴趣,抓了一个又一个,看着它们爬,看着它们蜷缩在一起,一看就看大半天,乐在其中,还有的把虫子装在口袋里带回家。有的幼儿对路边的小蚂蚁情有独钟,看蚂蚁打架,看蚂蚁搬家,看蚂蚁找食物,还用手捏起蚂蚁放到手里、嘴里。还有的幼儿就喜欢用手掏地上的小洞洞,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里面有小虫子……他就是好奇眼前的东西是什么,能玩吗?能吃吗?在观察中寻找奥秘,在奥秘中寻找快乐,这就是幼儿的快乐。
还有的幼儿会捕捉大人的神情,还能为他所用。幼儿会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注意到父母和爷爷奶奶平时交流的语言和神情,能明白父母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幼儿就会做出一些让爷爷奶奶牵制父母的事情。比如:爸爸对幼儿说自己走路,不能让奶奶背。爸爸不在跟前时,幼儿让奶奶背;远远地看到爸爸来了,会急忙从奶奶的背上挣脱下来。这狡猾的小脑袋里是怎么知道的这种关系,又是从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对策呢?所以,幼儿的世界里住着一个神奇的天使,幼儿的世界大人不懂。
因而,父母在幼儿对细微事物感兴趣敏感期内要做的是:在安全系数内,不打扰,不阻止,不打骂,多欣赏,还要和幼儿一样有耐心。不要认为幼儿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是白白浪费时间,又脏又不安全。当然,涉及到有违品德方面的行为时,要及时引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并不仅仅是观察,它和思维密不可分。敏锐的感官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是一个人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越是观察细小的事物,越是能锻炼一个人的耐心、专心和细心,父母要理解幼儿的行为,给予幼儿足够的发展空间,去锤炼观察能力,提升观察能力,让幼儿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打好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