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从怀孕,到孩子降生。每一天,宝妈都要面对不同的状况,解决不同的问题。宝宝得许多行为会让宝妈恼火甚至抓狂。可是熊孩子的这些行为,却被专家证实为是有好处的。
给孩子添加辅食以后,宝妈总会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吃饭时,会把面前的食物抓在手里,把它们捏烂,抹在脸上,身上,弄得衣服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家长不光要收拾烂摊子,更烦恼的是,这样玩食物、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其一,要是再养成了不珍惜粮食的“坏习惯”该怎么改?
孩子开始玩食物我们的确不应该鼓励。可是孩子开始玩食物,其实是宝宝对食物产生兴趣,学着自主进食的表现。经专家研究表示,孩子玩食物这种行为,可以让孩子在玩耍得过程中喜欢上食物,孩子通过接触食物,可以了解不同食物得颜色、形状、手感等,满足孩子的探索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食物。
所以,我们虽然不鼓励孩子玩食物,可是也不要阻止孩子。孩子接触新的食物的时候,总会有在吃到嘴里之前先研究研究的想法,我们不要制止。可是如果孩子不想吃饭,随手乱扔食物时,就要把食物拿开了。
“宝宝我们回家吧。”“不要”。
“宝宝多吃点青菜好不好?”“不要”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纪的时候,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原来那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不见了。他开始对家长的意见做出反抗,和家长发生矛盾冲突。有的家长甚至开始怀疑“我家的孩子还不到三岁,怎么就开始叛逆了呢?”其实,当孩子开始对你说“不”,开始反抗的时候,是孩子出现独立意识的体现。他们心中有了自己的意图想法,想要摆脱外界和家长的约束。特别是当他们发现说“不”可以让自己摆脱控制,实现在我意愿的时候。他们就会频繁地对家长说“不”。
这个时候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拒绝你而失落或是生气。家长要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你说什么都要和你唱反调来凸显自己。可是如果你坚持的话孩子还是会照做的。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多一些包容,适当的做些让步。比如孩子不愿意回家,你可以说:那爸爸妈妈先回家了,你要一会自己回家吗?孩子不想洗澡,你可以和他商量:是你先洗还是我先洗?孩子往往会让你先洗,等你洗好后,他也只能洗澡了。所以当孩子不想做某些事时,家长可以用这种选择的方式,让孩子选择:是立刻做还是等一会做,而不是让孩子选择是“做还是不做”。
孩子有了一定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之后,会开始到处乱涂乱画。家中所有可以画画的地方都成了他们创作的地方。书本上,桌子上,甚至是房间的墙上,到处都是奇奇怪怪的线条,涂鸦,原本雪白的墙面也被涂抹得花花绿绿。
孩子开始到处涂鸦,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在有了一定的发展和协调之后,开始对环境感知做出的回应,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新的回应手段。涂鸦可以锻炼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洞察力,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所以面对孩子四处乱画的涂鸦,家长还是不要急着制止,毕竟墙纸可以重换,房间可以重新粉刷,可是孩子创作的灵感被打断了就再也没有了。如果实在不想家长被画得太乱,可以给孩子制造一个专门画画的地方,告诉他,他的地盘他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