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仕途上,因名得福的人很多,严格说来,并不全在他的名字如何吉利美好,而在于君主和上司正需要或喜欢这个名字,才有可能得到机遇,凭名而上。
明世宗朱厚熜是特别重视姓名的君主,对此是很有讲究的。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严嵩独揽大权,请求增加新的内阁成员,当时群臣会推了几个人,都不能得到皇帝的批准,为什么?连最善于逢迎、揣磨明世宗心理状态的严嵩,也弄不明白了。原来,前几天,言官建议有“重治本事为起”的话,明世宗对此是很赞赏的,顺着“重治本事”的思路,寻找与此四字有关的官员,因此,遂点南京礼部尚书茶陵人张治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国子祭酒余姚人李本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入内阁参予机务。李本在国子祭酒中,名字排在最后,突然破格提升,满朝惊骇不已,过了一段时间才明白是他的名字给他带来了好的机遇,才得以青云直上的。不仅仅是君主有喜欢某一方面含义吉利名字的癖好,而且在地方封疆大吏中这样的人物也是屡见不鲜。清末曾担任过闽浙、直隶总督的满州镶白旗人端方,字午桥,其属员中有一个八旗籍的人叫重阳谷。端方看到这名字,十分高兴,认为可与端午桥作一个佳对,于是就特别地照顾他;提升了他的官职,给予优厚待遇,实际上,这个重阳谷并没有突出贡献、特异才能,而只是一个平庸无奇的人物,只是靠着能与上司作佳对的名字,而获得了提携重用。当然,凭借着君主和上司喜欢其名字的机会,爬了上去,对于其个人、家族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但对国家来说,却只能暴露了政治的腐朽没落。因为,官吏是治理国家的,应该是任人唯贤v量材录用,官位得其人,人能尽其才,而仅凭着君主、上司喜欢这个名字而放在高位上,是很难完全做到人胜其职,事得其治的。
世界上的事,是错综复杂的,又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既有因名得福,乘着机遇而上升的,也就有因名得祸,而在仕途上坎坷不进、穷困潦倒一生的。唐朝的裴度,处事干练,屡立功勋,李逢古等人则借姓名制作谣言称:“非衣小儿坦其腹,天上有口被驱逐。”天上有口,借指裴度指挥军队平定吴元济父子的事,对裴度倒没有妨碍,因为这是功,非衣小儿,则是将裴字分成为非、衣两部分,与绯衣谐音;度字与肚宇谐音,指腹,合起来是“绯衣坦腹”,这样的人,不可重用。是想借姓名把裴度赶下台去。宋朝的宋郊,字伯率,与其弟宋祁以才思敏捷,文笔优美有名于天下,为皇帝所器重,担任宫中近职,引起了别人的眼红,李淑就抓住宋郊的姓名来做文章。他分析说:宋郊的姓,与大宋国号相同;名叫郊,又与祭天仪式的名称相同,而郊的含义是交,交,就有交替的意义。宋交,这名不吉利。李淑想以这歪解姓名的方法,来中伤宋郊。虽然,宋仁宗并没有为李淑的歪解动心,但也觉的宋郊的名字,不是吉祥的征兆,因而让他改名,宋郊因此改为宋庠。虽然,裴度、宋郊的名字,被人作为攻击、中伤他们的媒介,但因有皇帝的信任,别人也无可奈何,最终在仕途上能够位极人臣。但是,如果用皇帝不喜欢的字词作名字,又想着在仕途上一帆风顺,那是根本不可有的。唐朝的大臣苗晋卿,曾为巩固李唐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深为皇帝所敬重。他为其十个儿子分别用发、丕,坚、粲、垂、向、吕、稷、望、咸等帝王曾作过名字的字,来命名,以期望其奋发有为。唐德宗特别讨厌这些与古代帝王同名的人,不仅不愿提拔他们,反而要他们外调,远离京城,结果十个儿子,一个腾达显赫的也没有。其实,并非只是唐德宗有这样的心理,象北周宣帝宇文费、北宋徽宗赵佶、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等,都先后下过诏书,明确禁止用天、高、皇、帝、神以及古代帝王圣人的名字,来作为人名,以保持帝王的尊严,违背了能喜欢吗?有时候,皇帝认为那名字不吉利,连官都不给你做。宋高宗赵构南渡后,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而声明是临时性的,将来要返回故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临安,原来名叫钱唐,因与唐朝国名相同,就加了土字叫钱塘。当时丞相赵鼎推荐了一个士人叫钱唐休的来作官,宋高宗一看名字就不高兴;钱唐休,不是征兆着国运休止、政权垮台吗?因此,这样的人万万不能用,就因为这名字,钱唐休连进入仕途的资格都没有了。其实,休字;除了停止、罢休的含义外,还有吉庆、美善的意义等。但望名生义的宋高宗顾不了那么多,见名生厌,把钱唐休推走了事。虽然如此,南宋皇朝一直在风雨飘摇当中,最后还是在钱塘即临安举起了降旗,而光复中原则成了昔日黄梁。其实,不仅有些表面含义不佳的姓名,为君主所厌弃,而且有些人行为为君主讨厌后,改名也不被君主所器重。
在仕途上角逐、奔波的人们,名字含义的好坏,有时不仅决定其前程命运,而且会成为别人攻击报复的把柄。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七月,饶州浮梁县丞陆元佑上书,说:见有曹官有叫余大明的,教官有叫陈丕显的,这大明,是周文王之德;丕显,是周文王之谟。并且大明这个名字,还犯了宫中神明馆御殿之名。因此,大明、丕显,有取王者之实,以寓其名的罪。又乐平县,有叫孙权的;浮梁县有名叫刘项的,这是有取霸者之迹,以寓其名之嫌。请皇上以名寓僭窃而治罪。这几个人真倒霉又兴运,倒霉的因姓名而犯了严重的僭窃之罪,兴运的,几个名字竟被告到了真龙天子那里,引起他的注意,这个案子,如何了结,后果不太清楚。不过,因姓名而被人整治的事,倒也不少。有些大权在握的权臣,有时也会利用人们相信姓名能征兆命运的观念,借名害人。
在仕途上晋升、选用,往往并不全是凭仗着真才实学和业绩,往往是仰仗着君主、上司的器重﹑提携,姓名也可以作为受到君主器重的媒介。古代有名如人其人、名如其命的观念,有
的君主、上司是很重视姓名,也深谙君之名讳耳可闻而口不能言的避讳,对树立权威的作用。而参予竞争,角逐的人们,也清茏逢迎取宠所获得的实惠,因此,千方百计发挥姓名在沟通关系、联系感情方面的作用,以图使自己的名字铭记在掌握着自己官职、俸禄兴衰人的心中。
因姓名而提供的仕途机遇,从而导致仕宦的兴衰,官场的穷通,是古代官场上的弊端。它反映了顾名思义、名如其人,望名生义等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同时,也道出了名的价值,帝王和官僚的禁忌心理,追求吉祥如意的心情。它也象一面镜子,反映着阴阳五行、姓名谶纬,对行政用人的影响,折射出官场腐朽、没落的邪恶之光。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告别了古代的中国,这些姓名决定仕途机遇的玩意,已经快要绝种了,将来,我们只有在尘封的历史文献中能寻找到它的踪迹,在历史博物馆中,才能看到他那歪歪扭扭的身影。